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下肢深静脉血栓
编号:13583955
中医护理在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21日 《健康周刊》 201820
     【摘 要】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对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为加强老年人术后的护理效果,促进其术后康复及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过股骨颈骨折术的老年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增加了辩证护理指导、推拿按摩等中医护理。结果:经过半月的护理,观察组的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患肢端肿胀及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身体康复效果明显,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相比,p<0.05,差异明显。结果:中医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静脉血栓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过程中,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其产生原因首先是手术对患肢的血管壁有一定损伤,或者患者自身的血液粘稠度较高,血液循环较慢;其次由于老年患者行动力较差,卧床时间长,肌肉组织缺乏锻炼,血流量循环缓慢或者回流不畅。中医护理可以通过推拿按摩等手法使患者的肌肉组织得到有效的活动,在膳食和情绪方面给予患者科学的指导,帮助患者的身体得到更快的恢复。
, 百拇医药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过股骨颈骨折术的老年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8.21±3.46)岁,病程1h~24h,平均病程(12.71±2.95)h,所有患者均能够正常沟通,并能进行适量的运动,自愿参与本项研究,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的护理。常规性护理的主要内容有:①每日测量患者的体温及脉搏和血压值并进行登记,数值在正常范围以外的要加强检测次数,关注其变化,必要时采取应对措施。②每日观察患者患肢端的固定情况,避免日常行为对其移动或者发生松散,对患肢端的疼痛情况和肿胀程度进行检测,观察其恢复情况。③对病房的卫生进行清理,保持洁净,注意空气流通,积极更换患者的被褥。④对患者进行康复性训练指导,鼓励患者按照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进行肢体锻炼。
, 百拇医药
    1.2.2观察组的患者除了进行对照组同样的常规护理外,还要结合中医护理行为:①情志护理。患者由于术后的疼痛容易造成情绪上低落,情志失调会影响身体正常的气血运行,阴阳失衡,对肝脏功能有不良影响。中医通过按摩或者播放轻音乐等方式来调理患者的情绪,使患者的气血运行畅通。②辩证护理。中医的辩证护理方法是通过了解患者的身体特征,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1]。比如老年人的身体素质较差,行动力不足,受疾病影响卧床的时间较长,容易引发压疮或者尿道感染等疾病。医生针对其特征,在护理时注意被褥的清洁和平整,协助患者多进行翻身,避免局部肌肉受压时间过长,指导患者多饮水等,可以有效的避免其并发症的发生。③推拿按摩。醫生通过对患者学位的推拿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患者进行适宜的运动,有助于病情的恢复。④中药调理[2]。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选用不同功能的中药调理,比如对于气滞血瘀的患者,选择红花和当归等活血祛瘀的药材,调理患者的气血,预防血栓的形成。

    1.3检测指标
, http://www.100md.com
    1.3.1 疼痛及肿胀程度评分。在患者进行手术的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分别对患肢端的肿胀情况和疼痛程度进行观测和评分,从0分(轻度疼痛)到10分(强烈疼痛)[3]。肿胀程度的检测工具为软尺,环绕测量患者的膝关节、膝关节下方5厘米和下方10厘米三个部位,用检测数据的平均值与正常值对比,正常值的范围在30厘米和35厘米之间。

    1.3.2护理满意度调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进行了解,评价程度分为三个级别: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3.3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其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PS18.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及肿胀程度对比

    在手术后第三天,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肿胀程度几乎相同,没有可比性。在手术后的第五天和第七天,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患肢端肿胀程度有明显改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调查

    通过调查问卷的资料反应,观察组满意度较高,详情见表2。

    2.3 血栓发生率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性护理,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人数为5人,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患者经过中医护理的调理,无人发生血栓,发生率为0%,两组患者的对比差异明霞,p<0.05。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血栓的形成与身体的气血运行不畅密切相关,中医护理的模式可以通过调节患者的情志和辩证治疗的方法,调理患者气血的畅通及阴阳平衡,因此可以有效的预防血栓。中医护理比常规的护理更加安全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增强医院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雪莲, 孙虹.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学创新, 2011, 08(11):96-97.

    [2]高丽艳, 王景成, 刘文英. 护理干预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v.23(23):2607- 2609.

    [3]胡琼. 用中医护理为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7)., http://www.100md.com(王鑫)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下肢深静脉血栓